最近看了一本頗有意思的書
書名為《安靜就是力量》
此書主要說明 內向者如何發揮實力
書中開始即闡明,我們處在一個崇尚外向的世界
無論在商場、在學界、在人際關係中
外向總被認為是一種優勢: 善於社交、勇於發言、大膽冒險
而內向在這個世界總討不了好: 沉默、懦弱、孤僻
那為何在生物演化中,內向性格的物種沒有被淘汰
基本上,所有生物皆可劃分為內向與外向兩種性格
所以內向必有其存在的重要性
在充滿機會的環境裡
的確是外向者的天下,因為他們積極追求俯拾即是的成功
但外向者往往忽視周遭的警訊,只管賣力向前衝!
這也是造成2008年金融海嘯的潛在原因
幾乎所有投資銀行的高階經理人都是屬於外向性格的人
其實他們也是靠著自己的外向性格才能爬到管理階層
卻也是因為他們過度的積極與外向 使全球金融市場陷入危機
在充滿艱難的環境裡
內向者才逐漸冒出頭,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
獲利最多的三家避險基金公司的管理人
清一色都是內向的人,甚至有兩位還被診斷有社交障礙
為什麼他們在大家都慘賠的情況下還能持續獲利
正是因為他們正視害怕,在大家一窩蜂的投資時
他們怕得謹慎小心、深思熟慮、分析再分析
沒有朝著世界從眾的腳步,堅定的朝著自己的方向走
因此他們在全世界都慘賠的時候成了最大的贏家
皮爾蓋茲、巴菲特、愛因斯坦以及印度聖雄甘地
都坦承自己是非常內向的人,不喜歡出席公眾場合
巴菲特: 「投資並不需要高智商,一般人的智商即可,最重要的是壓抑得住衝動」
愛因斯坦:「我並不是特別聰明,我只是想事情想得比較久」
外向者通常思考的是「現在的問題」
而內向者思考的卻是「未來的問題」
這跟他們的基因與腦部構造也有相關
外向者經常依照本能行事,直來直往
所以他們大腦的邊緣系統較為活耀
內向者較能夠壓抑自己的本能,並用理性思考與判斷
所以內向者的前額葉皮質層較活耀
書中有許多實驗分別測試內向者與外向者
發現外向者有「回報敏感性」的問題
就是對於回報的獎賞會特別興奮、執著
以至於他們會不顧一切地想取得回報而忽視危險
而內向者對於人際關係較為敏感
害怕自己出糗、害怕別人尷尬
使他們看起來畏首畏尾、顧前顧後
但這卻也成為他們極大的優勢
因為他們會顧及團體而寧願犧牲自己的慾望
他們雖不能信手捻來就長篇大論
但他們總會準備周詳才開始行動
書中還有很多關於內向者與外向者的論述
我覺得都相當精彩,是本讓人想要一直看下去的好書
看到好書的心情就是特別好!